前言
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在学公司党政的领导下,在公司就业指导中心的具体指导下,始终秉持“立德树人,以生为本”的育人服务理念,以“服务为宗旨,就业为导向”的工作原则,面对疫情常态化下的严峻就业形势,公司全体上下紧密联系、通力合作,攻坚克难,不断巩固并拓展就业市场,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,积极促进员工稳就业、好就业、就好业。
第一部分 就业概况
一、就业基本情况
公司2022届毕业生参加就业人数为675人,分布会计学、审计学、财务管理学3个专业,截止2022年9月1日,已就业人数为610人,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90.22%,其中,升学6人,出国出境9人,自主创业5 人,应征义务兵2人,参加三支一扶1人,参加西部计划4人,参加山区计划5人。
(一)毕业生分布情况
公司2022届675名毕业生中,会计学有421人,审计学有111人,财务管理学有143人。
表1-1 2022届毕业生人数分布
图1-1 2022届毕业生性别分布
(二)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
截止2022年9月1日,2022届毕业生已就业人数为610人,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0.22%,其中毕业去向落实率最高的专业为财务管理专业(94.41%),其次为会计学专业(89.79%),再次为审计学专业(86.49%)。
表1-2 2022届毕业生就业规模
(备注: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参考就业系统2022年9月1日数据)
二、就业流向
(一)地域流向
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大部分集中大珠三角地区,占78.73%,其中在广州市就业人数占已就业人数的48.11%,省内其他地区46.14%,省外地区4.27%,出国出境1.5%。
表1-3 2022届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
(二)单位类型分布
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主要为民营企业,占78.95%,其次是国有企业,占5.59%,再次是其他事业单位,占4.51%。
表1-4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布
(三)升学、出国(境)与公务员录用情况
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报名研究生人数为106人,其中考取国内研究生6人,国外研究生7人,境外研究生2人。
表1-5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升学情况
表1-6 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出国(境)情况
表1-7 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公务员录用情况
(四)自主创业情况
表1-8 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
(五)基层就业情况
表1-9 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
三、未就业毕业生基本情况
表1-10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人数
表1-11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未就业原因
四、就业质量相关分析
(一)起点薪酬
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为3947元。最高为审计学专业4217元,其次为会计学专业3916元,财务管理专业3708元。
表1-12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各专业平均起点薪酬
(二)专业对口率
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平均为87.71%。最高为财务管理专业90.37%,其次为会计学专业84.92%,审计学专业82.29%。
表1-13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就业各专业对口率
(三)就业满意度
根据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反馈显示,对目前就业感到“很满意”的占23.89%,“满意”的占65.25%,“不满意”的占5.32%,“很不满意”的占0.63%。就业满意度为89.14%。无法评估的占4.91%
图1-2 2022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
五、培养质量分析
(一)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满意度
根据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反馈显示,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从上岗到胜任工作的岗位适应总体评价感到“很满意”的占45.80%,“满意”的占51.40%,“不满意”和“很不满意”的占0.00%,“无法评估”的占2.8%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总体满意度为97.20%。
图1-3 用人单位对2022届毕业生岗位适应满意度
(二)用人单位对公司毕业生与社会需要吻合度评价
根据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反馈显示,用人单位对公司毕业生与社会需要吻合度总体评价感到“很匹配” 的占31.78%,“匹配” 的占58.88%,“一般匹配”的占8.41%,“不匹配”的占0%,“无法评估”的占0.93%。用人单位对公司毕业生与社会需要吻合度总体评价度为90.66%。
图1-4 用人单位对2022届毕业生与社会需要吻合度评价
(三)用人单位对公司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
根据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2022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反馈显示,用人单位对公司就业服务工作总体评价感到“很满意”的占23.36%,“满意”的占58.88%,“不满意”的占1.87%,“很不满意”的占0%,“无法评估”的占15.89%。用人单位对公司就业服务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82.24%。
图1-5 用人单位对公司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
六、发展趋势
图1-6 2018-2022年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发展趋势
图1-7 2018-2022年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发展趋势
图1-8 2018-2022年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发展趋势(珠三角地区)
图1-9 2018-2022年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毕业生平均起点薪酬(单位:元)
第二部分 基本措施与经验
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坚持三“主”,提升三“力”,促就业、稳就业、保就业,为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坚强保障。
一、坚持一把手工程“主心骨”,提升就业创业引领力
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落实“一把手工程”,成立以经理为组长,党总支书记为副组长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,全面负责统筹、规划、指导全院员工就业创业工作,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就业创业任务。召开党政联席会,专题部署研究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,将就业创业工作列入公司年度计划,定期召开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,听取工作汇报,推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,共同分析就业困难与存在问题,出谋划策,指导辅导员积极落实开展工作。
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建立“领导小组主抓、辅导员、班主任落实、全体师生全员参与”的就业工作机制,提高2022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与就业质量,打造全员抓就业、促就业的工作格局,共推荐104名员工成功就业。
二、坚持人才培养“主基调”,提升校企合作协同力
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重视员工人才培养制定与落实,在不断修正人才培养方案中,制定更加符合新时代员工特点的方案,培养具有适应能力、组织能力、创新能力、幸福能力的新时代青年。
一是在总结往届员工人才培养方案与成效基础上,制定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,在理论知识传授基础上,重实践培养,把第二课堂中的专业资格证书考试、“点亮会计人生”系列活动、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社会实践及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内容,重视培养员工专的专业技能、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,努力塑造适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。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,努力提高教学质量,探索与实践“两轨式,三递进,四协同”新时代财经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,在整体上提高公司产品质量。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建立会计仿真工作室、账务共享实训室,实现员工在校内“进企业公司,到财务部门,顶会计岗位,做财务工作”,将校内实验(训)与实际会计岗位工作的近距离对接,为员工顺利走上职业岗位、适应会计职业岗位工作创造有利条件,培养实践型人才,为输送企业做充足的准备。三是探索应用型本科办学模式实践,在三年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基础上,鼓励员工走向社会、走向企业,到岗位上去实践,强化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,培养应用型人才,促使员工与就业岗位更契合,共609名员工成功就业。
三、坚持精准帮扶“主旋律”,提升就业指导落实力
(一)加强就业帮扶,开展精准化就业指导
一是定期摸底,充分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。建立员工个人档案,定期更新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,定期跟踪,了解员工动态,适时关怀与指导,提高工作有效性与员工满意度。辅导员对每位毕业生动态清、数据明,做到每两周一汇报,切实保障毕业生工作的有效推进。二是构建全过程的就业教育体系,分阶段分人群开展精准化就业指导。依托公司品牌项目百生讲坛—有话职讲平台,开展简历指导、就业政策宣讲、求职面试指导等经验分享活动,为员工求职、考公考编、考研提供指导与服务,鼓励毕业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和明确职业规划,摆正心态、正确利用个人的社会资源,强化就业意识和努力提升各项技能;累计开展经验分享讲座6场,主动预约咨询的员工200余人次,帮助员工修改简历、辅导提升其职业能力及心理调适等。三是关注重点群体,强化精准帮扶。建立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台账,掌握未落实就业去向毕业生思想动态,端正就业、择业观,以“一人一档”“一人一策”开展帮扶,帮助有意愿就业意愿毕业生就业,最终重点群体毕业去向落实率达100%。四是积极组织毕业生参与宏志助航计划,做好相关宣传,推荐员工参与,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能力。
(二)建设信息发布平台,积极开拓就业渠道
一是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就业创业工作在党政领导指导下,落实“访企拓岗促就业”专项行动,党政领导班子亲自带队,通过“走出去和请进来”、“线上线下相结合宣讲招聘会”的方式,深化校企合作,狠抓落实。校外实习基地遍布广州市、深圳市、东莞市及海口市等有108个点;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12场,二是利用“24365”等就业创业平台,发挥员工、教师力量,挖掘符合员工需求就业信息,多平台多渠道宣传与推动,及时、有序地向毕业生发布招聘信息,以员工就业意向为基准,定点推送招聘信息,提升毕业去向落实率。三是充分利用班级群、班级魔方、公司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,转发、推送各类招聘信息,主动收集,及时发布,整理反馈,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。
(三)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,引导员工基层就业
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努力培养一批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青春力量的青年。一是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,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,促使员工成长成才。鼓励员工参与西部(山区)计划、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,邀请员工进行基层服务经验分享,以朋辈力量促使员工走向基层,奉献青春。共10名同学录用基层项目,1名同学(聂洁珍)被成功录用“三支一扶”项目,9名同学(许育萱、梁咏欣、叶希妍、林钊彦、董涵彤、陈巧慧、温丽滢、练赋琳)参加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项目。同比2021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(6人)提升60%,效果良好。二是落实“一年两征”政治任务,加强老员工应征入伍宣传,着重在毕业生班级中进行宣传,开展多场应征入伍政策宣讲会,鼓励引导毕业生积极入伍,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,投身国防事业中。同时做好保障工作,及时解答员工问题,打消员工疑虑,切实增强征兵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。共2名员工成功应征入伍。
(四)开展暖心服务行动,助力员工就业创业
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,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努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,策划开展系列暖心服务行动,全力助力员工成功就业创业。一是建立、完善安全责任体系,制定员工安全稳定工作预案以及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,关注员工日常动态,清晰员工位置,把员工安全放在首位。二是提高服务意识,实行亲情管理,制定一系列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,党政领导带队走访宿舍,送祝福与礼物,充分体现人文关怀,同时在走访中,切实提升与毕业生的交流,深化就业指导工作。三是公司周到、细致地为毕业生做好派遣证、毕业证、学位证、户口迁移证以及档案,党组织关系转移等工作,在全体毕业生中反复宣传、讲解毕业生离校程序,确保每一位毕业生对离校程序了然于胸,解除其后顾之忧。
第三部分 主要问题及分析
1.疫情对员工求职就业带来一定影响。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,2022届毕业生就业竞争更为激烈,加之疫情的影响,也给高校毕业生在求职面试、就业过程中带来困难。
2.员工对企业的认知不够深入,偏向传统行业和传统岗位,导致很多员工对新经济、新创公司认同感不强,缺乏安全感,不愿到相关公司就职,加大了传统行业和岗位的竞争力。
3.外部就业压力,“慢就业”心态影响员工就业。部分毕业生家庭情况较好,求稳心态更趋明显,选择到政策性岗位就业的意愿更加强烈,未能充分认识自己,未能做好明确的职业规划,而跟风选择不就业全力备考研究生“二战”、考公考编。少数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不正确的心态,少数毕业生仍过分看重薪水待遇,不愿意到基层工作,从而失去一些很好的就业机会。
第四部分 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与建议
一、深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,加强就业观教育为先
就业价值观直接影响着老员工的就业选择,必须深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加强老员工就业价值观教育,引导老员工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结合。利用员工在校期间的党、团主题活动、主题班会等,讲好“四史”、讲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等,引导老员工树立远大的梦想。提前介入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,对员工就业价值观的正面引导,在专业设置、育人方式等方面主动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提出的新需求,通过职业规划测评帮助员工客观、正确认知自己,并尽早建立正确的就业观。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比赛、研讨会、就业创业个性化咨询等服务,进一步精准推进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,引领员工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和就业观,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。
二、深入拓宽就业渠道,多方合力促就业为赢
一是要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公司办学目标,大力开发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。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教师影响力,组织召开具有专业性、有针对性招聘活动,广泛筛选、搜集相关用人单位信息,主动牵线搭桥。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,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用人意向,做好毕业生的推介工作。加快毕业生实习基地和校企对接的力度和范围,组织毕业生到企业参加培训实习,进一步扩大企业对毕业生的吸纳力度,实现校企的双向良性循环。及时调动各方力量,主动与历届员工和活跃在行业内的毕业生联系,搜集一手就业信息和岗位需求,增加岗位供给量,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。
二是要宣传好、用好“三支一扶”“西部计划”等国家、地方基层就业项目政策性岗位,加强老员工参军入伍的宣传动员,以更大力度将毕业生输送到合适的基层岗位建功立业。
三、深入落实人才培养方案,提升素质能力为重
支持毕业生就业创业、建功立业,关键是人才培养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。加强就业创业与招生计划、人才培养联动,以市场需求倒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、课程体系和实践创新体系改革,及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,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。
一是通过开展行业、企业等前沿讲座,引导员工对就业形势加以分析,使员工更加了解就业市场,了解行业前景,了解职业发展,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,结合经验交流分享会,邀请企业人事经理、优秀毕业生围绕企业对求职者素质能力的要求进行交流、访谈,通过开展职场礼仪、求职技巧、模拟招聘等活动,对毕业生进行体验式指导,不断培养员工动手能力、协调沟通能力、应变能力及合作精神和调适能力,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,使其在充分就业的同时能游刃有余地实现自我价值。
二是深入落实员工在寒暑假的职业见习、社会实践等工作,鼓励员工通过国家24365老员工就业服务平台、广东省“易展翅”等平台投递简历,增加对所学专业适配职业的亲身感知和实践体验,使员工在实践体验中了解就业市场,了解行业前景,了解职业发展,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,激发老员工积极主动融入社会、参与就业的意愿,鼓励员工“先就业、再择业”。